警惕塑身內衣毀身材 用前必知其原理與誤區
 
  塑造美好身型是女人永恆的追求,除了利用各式各樣的減肥方法減去身體的贅肉之外,不少想擁有好身材的女性瞄上了塑身內衣。塑身內衣衣又名美體內衣,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下塑身衣的發展史、塑身原理,還有塑身衣塑身的誤區有哪些。  
  塑身內衣在中國的歷史
  追溯到西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,臣子和宮女們都要時時勒緊腰帶保持細腰狀,那個年代的束身之物應該算是美體內衣的雛形。到唐代的女子喜穿的無帶內衣——“訶子”,這時候的內衣功效已經有點接近今天的美體內衣了。至元代,又出現了“合歡襟”。明代的內衣“主腰”外形與背心相似,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系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,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現身材之道。

  近代20世紀二、三十年代女性的內衣是小馬甲,小馬甲形制窄小,通常用對襟,襟上也施數粒扣,穿時將胸腰裹緊,顯出的效果凹凸有致。可見各個時代內衣都有塑身美體的訴求,只是還沒有明確的美體內衣提法。
  塑身內衣在西方的歷史
  西方中世紀時期便有緊身褡,雖然無從考證這些早期的緊身褡和後來的緊身褡式樣是否相仿,但可以肯定它們要達到的修身目的是一致的。
  16世紀時,產生了鐵、木頭制的緊身胸衣。到16世紀末期,人們才開始使用鯨髦、鋼絲、藤條等來製作緊身衣,用以塑造身體曲線。
  19世紀中期,塑形內衣的製作產生了重大變革,內衣上的帶眼改用金屬環,印度橡膠與塑膠取代了鯨骨作為撐骨質材。1850年,英國引進胸前系扣的緊身褡,需要僕人服侍穿著的背後緊身褡慢慢便被淘汰。這種緊身褡慢慢發展演變就成了當今的美體內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sks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